首页

景点

景区打折卡

图库

攻略

地图

国家地理

世界奇观

酒店机票

户外商城

天气

论坛

企业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旅游 > 民风民俗 > 台湾居住民俗
2007-7-11
台湾居住民俗

    南部嘉义和屏东平原的平埔人以竹子作为建屋的主要原料,其次才是木材。当地的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少雨。季风带的竹林长得非常茂盛,大片大片的竹林被砍伐下来,作为房屋的墙壁,圆木仅做柱子和屋梁。屋顶上铺的是遍地生长的茅草。房屋一般离地近2米,圆形的住房直径大概有5-10多米不等,屋顶是倒漏斗形的,有的里面用板壁隔开。 
 
  “囤”的造法是先以竹子、木头结成椽桷,也就像现在的钢筋骨架一样。然后剖开竹子,用竹片编成竹墙,再将茅草编织成两大扇,两扇两扇中间竖立起大梁。待到上顶的时候,必须准备丰盛的酒肉佳肴,邀请村社里的亲朋好友一二十八一起上梁,上梁后免不了又要有庆祝仪式,就是聚饮一番。而造好的房屋就像一个倒扣的木船,宽6米多,长足足有10米以上,前门和后门是相通的。相传这是由于他们的祖先受到岸边倾覆的木舟启发而设计出的房屋样式。  

  新港、肖垅一带的平埔人,在筑竹墙之前,还要先填土为地基,把地面打结实,以使房区能顶住风雨和洪水的侵蚀。材料是就地取材,设计要能抵抗大自然的侵害,尤其要适应当地夏季湿热多雨的季节。“囤”的屋檐设计超过地基4米多,几乎要垂到地面,这样既可以避烈日又可以遮暴雨,其实用性很强。  

  北部台北盆地和宜兰平原的平境人,因居住地树林多,所以造房普遍使用木板。因为当地气候潮湿,地势低洼,所以他们的房屋往往建得比较高。所以房屋的居室一般须造梯子才能进入。楼板是成片的木板拼成,既能防潮,又很舒适。平埔人的住房比较简单,居室内部很少有隔断,一家大小全住在一起,只不过床铺是分开的。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没有桌椅,没有床架,甚至没有任何家具。仅有的是房间中央近一米高的台子,是一家大小就餐的地方。大间的房子既当卧室又当厨房,这与平埔人早先游耕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对于经常搬迁的家,家具显然是多余的。  

  房间的四周种了许多的槟榔、椰树和竹林,白天可以遮阳避日,晚上树香与果香飘来,别有一番情趣。  
  十七八世纪的平埔人有一种风俗,就是要求成年未婚男子集体居住。这与东南亚一些民族有相同之处。吕宋岛、婆罗洲都有过男子成年离家外出住在公屋的住宿习惯,这种房屋,兼有寝室。集会的用途,还摆有宗教气氛极浓的其他物品。  

  平埔人把专门为未婚男子集体住宿的房屋叫做‘福寮”。阿里山和浊水溪流域内山各社还筑有未婚女子的小屋,叫做“笼仔”,而男子集体宿舍则称为“公廨”。青年男子在“公廨”内架上木架当床,分左右两排,没有蚊帐被褥之类的床上用品。由于这里住的全部是年轻人,所以住宿生活往往很活跃,时常欢歌笑语通宵达旦。有的“公廨”还有青壮年之分。集体居住的目的,还有一项就是与部落防护和团体狩猎有关,因为大伙聚合在一起,不管是打猎还是对付外来骚扰都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在规模较大的部落里,这样的“公廨”不只一座,有的还按年龄级别分开往。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平埔青年集体住宿的居所有所变化。他们在村社外盖起一座茅草屋亭,里面有三个房间,当地的土目和通事就在这几议事。“公廨”的周围,日夜都有青壮年执勤站岗,传递公文,通风报信。“公廨”也就成了公共机关和地方自治场所,同时、兼有招待外来官方人员住宿的地方。有的“公廨’建设高高的木桩上,除了青年集会外,还起“?望楼”的作用。  

  专供成年女子和未婚女子居住的“笼仔”又称“猫邻”。这种建筑也很有特色。未婚的女于住在“猫邻”里,等待未婚男子前来相会。夜晚,饱含情意的平埔男子在“猫邻”外吹弹起动听的嘴琴,平埔少女则在室内向窗外张望,一旦情投意合,便出来招呼他进屋,这种撮合的对象,她们称为“牵手”,这种叫法真的很形象,很贴切,很浪漫,就像台湾的一首歌《牵手》。  

  平埔人还在农田的周围建起“望楼”。这是一种藤编竹木架子,架子搭建得很高。从米稻黄熟繁茂之际,一直到谷物登场之时,他们成群地在夜晚登上望楼,?望四周,防止农作物被偷盗。平地上还布置了执棍棒的巡逻,通宵达旦地巡视执勤。某些村社的通事和土目还每日派“麻达”(即青年男子)到望楼巡视,以防止外族的入侵。望楼拔地而起,耸立在平地广阔的原野上,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中南部的平埔人因为受汉族的影响比较早,加上干季长温度较低,所以住房形态急速演变为土墩式住屋。这种住屋的地基毫无例外地高出地面,这是为了防止洪水侵入和暴雨泛滥而设计的。土墩的高度有一米多,门前横亘着木墩,周围的土墩上还砌上石头,中间填有泥土使之更加坚固。有些土墩住屋的内部已经和汉人住房相差无几,没有正厅和其他房间。室外四周土墩留有檐下走廊,这走廊的用途很广:可以舂米,可以做饭,可以闲坐,可以躺卧,还可以收藏农具杂物,甚至搭盖猪栏鸡窝等。  

  高山族人民也非常重视房屋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柱、檐桁、横梁、槛楣和门板、独石的雕刻艺术上。  

  排湾人和鲁凯人是以贵族为中心的族群,因此他们的房屋雕饰最为发达。虽然雕刻是由平民所做,但仅为头目和贵族拥有,平民是没有的。主柱的雕刻象征头目、贵族的权势大小,有精简各异的雕饰。雕刻的主题除人物外,有蛇纹、鹿纹和人头纹。排湾各族群的主柱雕刻主题均为祖像,多属式样化,为左右对称的正面像。大多是双手举于胸前,两足直立,腕臂有重叠镯钏纹,腰有束带,或刻三角纹,或刻圆纹;头顶刻兽角,或百步蛇一双,或为蜷蛇一条;男女生殖器很明显,双眼有嵌瓷片,脐部或镶瓷钮。这种祖像,最高达3米,宽40厘米。  

  板壁雕饰则与主柱雕饰有显著不同:板壁的雕刻面较大,雕纹较浅,刻纹较为写实,多组合纹或群像。石壁雕刻大都为阴刻浅雕。人物头部多为椭圆形,蜂腰阔肩,两手高举或置胸前。板壁雕刻的人物造型与石壁相似,而木制的多为红白两色上彩,另外还有蓝、绿、黄、橙等色彩。  

  檐桁、横梁及槛楣的雕饰最为引人注目,檐桁雕刻的数量比立柱、壁板、石壁的多,雕刻也不同。因面积狭长,图纹呈单位行重复排列,有人头纹、鹿纹、猪纹、几何纹。颜色主要有黑、白、红三色。画上的人形头扁圆,长额短鼻,额上有三角或菱形纵纹。鹿纹基本上是蹲踞姿势,背纹是格子纹。有的图形还绘有猎人射野猪的情形。这些雕刻的题材大多源于高山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是他们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艺术写照。檐桁的颜色是用石灰熏黑涂色的,黑白分明;也有用红黑两色上彩的,颜色更加浓烈美观。  

  各族群在雕刻中还有许多特有的图案和色彩,体现了本群族的审美观和精神寄托。汉族在台湾的早期住房建筑,有明显的闽粤风格,属于中国住宅建筑的支流。这种住房大大地影响了台湾原住民的住房建筑风格。 汉人住宅大规模出现在台湾岛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随着大批移民的迁入,住房风格也明显大陆化。虽然大多数移民来自闽粤地区,但由于台湾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也形成了与大陆不完全相同的建筑风格,而形成了早期台湾民间建筑的特色,而且台湾各个地区也不尽相同。 

第[1]页 
更多精彩资讯
·台湾民间赠礼禁忌
·台湾汉人的婚姻仪礼
·台湾成年仪礼
·台湾汉人的丧葬仪礼
·高山族的丧葬仪礼
·台湾拔毛风俗
·台湾穿耳风俗
·缺齿与涅齿
·台湾束腹风俗
·台湾神明祭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hot | 互利合作hot | 诚聘兼职new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欢迎全国各地景区、游乐园、度假村、农家乐、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加盟成为本站合作伙伴! >>点击详情
Copyright © 2003 - 2010 中国旅游网 www.51ya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