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

景区打折卡

图库

攻略

地图

国家地理

世界奇观

酒店机票

户外商城

天气

论坛

企业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河南旅游 > 游记攻略 > 河南游记攻略:七月流火之洛阳印象
2007-3-3
河南游记攻略:七月流火之洛阳印象

    前不久有过洛阳五日游,也已经胡乱整理了一些行程食宿方面的记忆.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内心还有很多的话语不吐不快.便又执笔另起炉灶,想乘记忆还未完全模糊时如实记录下在洛阳时的一些零散点滴的感受.虽然,以短短的五天时间去观察上下几千年,方圆数百里的一座城市,不免有管窥之讥.但对洛阳,对中原大地,心中还是有一种隐隐的牵念,一种莫名的情结.这也是为什么七月酷暑不去选择其他避暑胜地而坚持前往洛阳的原因之一吧.无论如何,以一个千年古都的仰慕者的身份对这座千年古都说上几句心里话,不管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褒扬还是误解,总不至于会招来一阵扑面而来的板砖吧?
 
     洛阳城
 
    如今的洛阳城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繁华,站在街头,你很难想象到这便是那座建都千余年曾经是中原翘楚黄河明珠的历史名城.只有路边街头偶尔一两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遍布城郊的多如繁星的各种历史陈迹,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座古城曾经有过的风光.如同一个铅华洗尽的妇人,虽然眼角眉梢仍残留着昔日的风韵,举手投足仍放不下过去那份雍容.但无论如何,你是再难以把她和昔日那位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美女联系在一起了.
 
    如果说中华大地如同一棵树,那河洛便该是这棵树的根了.从华夏文明最初的萌芽到这棵小树苗逐渐地生长壮大,洛阳都当之无愧地承载着所有的艰辛和希望.如今这棵树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有着如昆仑太行般遒劲挺拔的枝柯,有着如江南水乡般清新欲滴的绿叶,也结出了如沿海明珠般饱满靓丽的硕果.而洛阳,这座承载着五千年文化积淀和风雨沧桑的古都,却如同大树的根部,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那一处处不断出现不断发掘的夏商故址汉唐遗迹,如同那长长的根须,犹自深埋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沃土中,默默地吮吸着足以支撑供给这棵大树继续茁壮生长的养分.
 
    历史不仅是一种财富,也会是一种负担,千年古都原本就会比其他城市多一份千年的沉重.相信古老的洛阳一定不会被这种沉重压垮,什么时候这块古老的根须上长出了一片新的芽,那便是一片全新的希望.

     老集
 
    如果说洛阳曾经是华夏的中心,那老集曾经就是洛阳的心脏了.看到老集的第一眼就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不是因为它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也不是因为它的人头遄动熙熙攘攘.而是由于悬挂于老集十字街中心的的那两面刺人双目的大旗:"XX量贩"!我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孤陋寡闻,中国历史上是否曾经也有过使用量贩一词的传统.但我知道今天的量贩一词早已被深深地打上了鬼子的烙印.以洛阳老集这样一个特殊的形象特殊的地方挂上这两面大旗,就好象是一个穿旗袍的中国小姐头上却绑着一根日本武士头巾,已经不是用不伦不类这个词可以评价的了.尤其是当转目四顾,发现有更多的地方,包括斜对面的某个大型超市,门口硕大的招牌上也赫然写着"XX量贩"时.内心中的悲哀,实在是莫可名状的了.
 
    注:原以为这些都是日方投资,所以总体来说当时主要还是哀其不幸.可后来听说这些都是国人自己开的,尤其是亲眼见到一家号称是江南风味的餐厅门口的招牌上也赫然写着"XX料理"后,便又多了一种怒其不争的愤慨了.

    真不同
 
    真不同是洛阳的脸面.所以也许是为了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真不同几乎在自己的脸面上挂满了昔日的荣耀.有着诸如"中华老字号","天下第一宴",...等等的荣誉碑匾,有着最近在央视常常露面的某位名人题写的店名招牌,也有着挂满墙壁的不同时期众多中外名人的留影题词.凭藉着实实在在的百年老店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辉煌,如今的真不同就象一位站在路边的身上挂满勋章的老兵,时时刻刻提醒着路人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辉煌和自己的与众不同.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一部浓缩了的华夏血泪史.古朴粗旷线条凝重的北魏石刻,让人想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悲壮,那双拿着斧钎,开山凿石的大手似乎还在眼前挥舞着不肯离去.联想到同时期偏安于江南的南朝胜迹的代表----波光艳影里的十里秦淮,以及千古流"芳"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艳曲.不由得心下恍然为什么当年南朝的北伐最终总是会功亏一匮难以成功了.而圆润祥和线条流畅的唐朝石刻,代表的是又一种自信端庄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鬼斧神工超群绝伦的大卢舍那佛,便是这出盛唐绝唱的高潮顶峰了.同样的安详,同样的慈和.但从卢舍那的表情上,你绝对感觉不到蒙娜丽莎般那种发自内心的欣然和笑意,也绝对不会感觉到普通庙宇中泥塑土偶般的那种冷漠和沉寂.从大卢舍那的脸上,你能感觉到的是那种勘破过去未来,因果了然于胸的大智慧,是那种誓愿众生渡尽,方肯立地成佛的大慈悲.唐以后宋元诸代的石刻,零零落落地散置在一些个不起眼的角落,实在是凑不成个完整的篇章,只能算是那出盛唐华章逝去后留存下来的几缕袅袅余音而已.而近代在龙门石窟留下的却大多已经是破坏的印迹了.石窟每经历一次风雨,便会多遭受一次侵蚀,每经历一场苦难,便会又多出几处残缺.那一尊尊零落残破,断手缺首的雕像,便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所遭受的兵祸战乱的最有力明证了.

    白马寺
 
    佛门广大只渡有缘之人.从来没有弄清楚过自己究竟是否与佛门有缘,不过白马与佛门有缘那肯定是无疑的了.自从追随着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做苦力驮经东来后,白马便一直背井离乡流落在了东土,直到唐朝时候才有机会跟着唐三藏和尚西天取经顺便回了趟家.今天的白马不知到了何处,但据说取经后便已经修成了正果想必现在一定是在西天尽情享受那香烟供奉了吧.当年白马歇脚的地方千年后成了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的释源祖庭,恐怕并不是当时驮着经书长途跋涉而来的白马的最初目的.而大唐一代名相能够在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释源祖庭旁边拥有一席之地,看来也该感谢我们这位白马佛爷并未如后世某位皇帝一样有那种"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狭隘和自私了.

    关林
 
    从三国名将,汉寿亭侯,到千秋正神,武圣帝君.关老爷可谓是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的了.不仅在华夏本土受尽众生的顶礼膜拜,便是在海外也有着众多的虔诚信徒,为咱华人挣够了脸面.关老爷生平事迹很多,但无论是从最初的桃园结义,还是后来的千里单骑,甚或是最终的困守麦城.都很难和世俗的钱财联系在一起,以关爷夜读春秋的高义当然也肯定是不屑为之的.今天的生意人动辄以关爷作为保佑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财神爷,甚至是看家护院消灾解难的门神爷,无疑是对关老爷大大的不敬乃至亵渎了.

    少林寺
 
    今天的少林寺已经很难让人联想起那座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十年面壁的禅宗祖庭,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旅游胜地.那密密麻麻拾阶而上的人群中已经很难找得到几位纯粹意义上的香客了.寺内众多新建的庙宇建筑以及多处仍在大兴土木的施工工地说明了近年来少林寺旅游商业开发的莫大成功.听导游说如今少林寺的方丈也已经是属于奔弛一族的了不知是真是假.联想到那匹千余年前驮经而来的白马,不由使人慨叹世无名车遂使匹马成名,若是换作如今,别说是白马,即便是达摩祖师渡江时一定也会乘坐豪华游艇而不会让那根小小的苇叶跟着沾光了吧.

    中岳庙
 
    登封是三教汇聚之地,中岳庙便是道家的代表了.相对于少林寺的昌盛,嵩阳书院的文脉,作为三者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景观,门庭冷落的中岳庙恰如其分地向世人展示了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其实作为华夏大地上最古老最正宗的本土学派和宗教之一,道家也曾有过极度的辉煌.远从河图洛书,以及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开始,一直到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以后,道家都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扮演着其独一无二的角色.尤其是三千年前传说中武王伐纣时的那场人神混战,更是达到了其人才辈出事业兴盛的辉煌巅峰.以至于事后论功行赏时,连当时的总设计师子牙同志自己都没能占得一席之地.据说今天中岳庙的庙主文聘先生也是因那时的赫赫战功从而谋得了现在这个职位.只是从那时起,似乎众多的道家人物便早早地都躺在了功劳簿上,千百年来不见有丝毫新的业绩.即便是后来诸多传说中的三教并进,释道争锋的事迹,也大多都以道家的失败而告终.传说中中岳庙最早供奉的只是文聘一人,而今终于也将夫人一并接进了大殿,这也许可算是千年来最大的革新和成就了吧.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儒家的代表,更是礼教的发祥地.中华几千年的礼教传统,终于在此被发扬光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鲁迅先生曾说看见礼教书籍中间写满了吃人的字眼,但在今天的嵩阳书院里是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吃人的痕迹的,你能看到的都是些诸如"劝学","正己","治世"等等的语录,或许这也是后世学者为尊者讳,有意识地做了删节改写了吧.寺内那株据称有4500年历史的大树,其生命直可远溯到五帝时期,如今尚有新芽,不知可否算得上是华夏第一树.而自古便倍受推崇的儒家学说,不也正如一棵植根于华夏沃土的大树,历久而仍未衰吗?

    古墓博物馆
 
    古墓博物馆展示的不同时期人们的最终的归属.如果说千唐誌斋中那一块块墓誌石刻还让人觉得抽象和单薄的话,那这里展示的便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终的空间了.依据原始状况进行模拟复原的众多墓室集中体现了汉唐以来历朝历代的丧葬习俗和礼制,而墓室中众多的精美的壁画和殉葬品也代表了当时灿烂的艺术成就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不过对曾在其中的那些人来说,这一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无论当时的贵贱美丑,现在都只是占据着博物馆中的一个展位而已.就连旁边的景陵如今也已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地宫,只能让盛夏前来的游客少许能感觉到一丝来自地底的凉意而已了.

    小浪底
 
    古有"黄河清,圣人出"的传言.初到小浪底还以为黄河真的已经变得清澈无比,后来才知道所看到的清澈的一段原本是是黄河故道现在早已成为了用来蓄水的水库了.拦河而筑的小浪底大坝的壮观自不待言,用来发电的水力发电机组却被藏在了深深的大山之中无法一睹风采.好在运气还算不坏的我们终于看到了大坝开闸放水排沙的壮美景观,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龙马负图寺
 
    若论起龙马负图的典故历史,那已然是很久远的了,但它目前的建筑却基本上是后来重建的.河图洛书,是传说中的中华文化之源,到龙马负图寺来,也是因为怀着这一种寻根溯源的虔诚和感恩而来的吧.正殿供奉着的伏羲,炎帝和黄帝,那都是我们华夏始祖.而两侧长厅石刻的周易全书,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典籍瑰宝.只是,当初负河图而出的龙马,至今已不知到了何处.相比于后世因驮佛经东来而倍受推崇的那匹白马,龙马大概也会倍感不平的了吧.

    光武帝陵
 
    光武帝陵当地人又叫作刘秀坟.于苍松翠柏间掩映着的一堆荒冢,这便是近两千年来光武帝的唯一栖息之所了.光武帝陵园中的古柏很有特点,据说是因为当年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后来都化作了参天大树守护在了帝陵周围.以至于今天光武帝陵中不多的一些景致也全部都集中在了树上,反倒是这座墓园的主人,却静静地躺在那堆荒冢之中,渐渐地被游人冷落遗忘了.

    千唐誌斋
 
    千唐誌斋大概算得上是此次洛阳游的最冷清最萧条的景点了,下午两点多钟到门口时甚至发现连工作人员都还在关门午休.诺大的一座庭院基本上看不到人影,路边的杂草檐间的蛛网说明这样的状况也已远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作为一处专门收藏墓誌铭的景观这也很容易理解:一般人谁会有那么大兴趣去关心那些与己无关的冰冷的石刻碑帖呢?更何况它离洛阳又是那么的远!不过其间收藏的墓誌多达千余件,以唐代为主也间杂有少量其他朝代的,嵌满了好几个房间和庭院的墙壁.细细看去,每一件墓誌都描述着一个曾经是活生生的生命,尽管墓誌本身有繁有简,有长有短.铭碑本身有大有小,有精致有粗糙.那些生命生前也有富有贫,有贵有贱.甚至还有很多不知其姓名来历,只用一句"不知其何许人也"就轻轻带过了的.但今天,他们终于被汇集在了一起,不分地位也不分年代,没有歧视也没有差别,平等地共同拥有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或许这也是个无奈的别无选择的却仍可以接受的结局了吧.

    金谷园
 
    每当读起杜牧"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的题金谷园诗句,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小楼夕照落红如雨的凄美画面.也久闻金谷春晴是著名的洛阳八景之一.虽然现在已不是春天,但还是满怀希望地去寻觅了一番.从地图上看金谷园应该离火车站不远,但问了很多当地人都说不知道,也有人说如今的金谷园已经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地名,昔日那座曾是石崇旧宅,绿珠故居的园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还是不能相信昔日的洛阳八景之一今天只是徒有虚名,但因时间关系终于还是放弃了原有打算没有再深究下去.只能徒叹"流水无情草自春"了.后来在一本野史小说中无意中看到绿珠仙去后曾赋诗一首,中有"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之句,在慨叹人去楼空之余,也不由佩服起绿珠千年前的先见之明和准确预言了.

    函谷关
 
    从千唐誌斋回洛阳的路上曾想让司机对照着地图按图索骥,去寻找地图上标明的汉函谷关遗址,领略一下当年秦汉雄关的险峻和巍峨.但终于也没能如愿.问路时当地人的话太难懂,而司机大概想着早回洛阳所以也只是敷衍而不肯出力寻路.后来便胡乱指着一处断壁残垣说那便是函谷关遗址了.虽然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这便是使那六国联军逡巡而不敢进最终闻风而散的秦时边关,但终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放弃了.

    天子驾六
 
    天子驾六车马坑位于市区王城广场的地下,那应该是座东周时期的车马殉葬坑.当时只有天子才可以乘坐的六匹马拉的车,其地位大概会相当于现在只有领导人才能乘坐的空军一号了吧?而其他如诸侯可以乘坐的四匹马拉的车,以及士大夫可以乘坐的两匹马拉的车.除了马匹的多少以外,其他似乎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联想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依级别而配备的大小不等豪华不等贵贱不等的轿车,你不能不感叹上古时人的朴素与单纯.而这里面的马匹,无论当时只是士兵的坐骑,还是士大夫诸侯的车力,甚或是天子的御驾.无论当初如何马随主贵,如今皆已是空留白骨一堆,徒使后人嗟呀的了.
 
    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中种植了大片的牡丹,但因为季节不对,所以也只能试图通过不同的叶片去勉强分辨不同的牡丹品种了.但那条长长的镶满历朝牡丹诗词碑刻的长廊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徘徊在长廊中,吟诵着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牡丹诗词,似乎也能有一种繁花似锦口齿噙香的感觉.这也算是对错过牡丹花季的人们的一种体贴和补偿吧.

    后记
 
    又拖拖拉拉写了一长串,回过头来一看觉得有些地方象是在故意挑刺.或许走马观花般地游洛阳就好象是拿着放大镜看一块古玉,初入眼帘的反而会是那些瑕疵吧.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是有违初衷的,所以又作了些删节.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重游洛阳,也衷心的希望洛阳这座古都能够凭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摆脱旧有的负担和束缚,克服现有的种种缺点,在新时代重获新生,再放异彩.

第[1]页 
更多精彩资讯
·红色之行 寻访河南省红旗渠
·秋色中探寻河南文化之旅
·丹江:通往古西安的水路
·神秘殷墟,远古奴隶社会典型标志
·千年古刹:开封大相国寺
·古朴的洛阳古墓博物馆
·河南游记攻略:洛阳之行
·河南游记攻略:洛阳旅游全攻略
·河南游记攻略:河南攻略
·云台山自驾游攻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hot | 互利合作hot | 诚聘兼职new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欢迎全国各地景区、游乐园、度假村、农家乐、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加盟成为本站合作伙伴! >>点击详情
Copyright © 2003 - 2010 中国旅游网 www.51ya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