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

景区打折卡

图库

攻略

地图

国家地理

世界奇观

酒店机票

户外商城

天气

论坛

企业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广西旅游 > 游记攻略 > 广西游记攻略:漫步在黔桂古道上
2007-1-29
广西游记攻略:漫步在黔桂古道上

    环江古道

    四月三十日夜半,一辆长途班车终于将我们带到了位于广西西北部面积是全区第五大的环江县城。最令我感动的是,柳州的mk网友居然守候在车站等候我们的到来,下车后朋友们互相介绍和打招呼,几个小时之前在南宁的那种拘谨之情也一扫而去。三时许,由moffee约好的车子寅夜出发,只好惜别环江县城这我很想看一看的地方。

    将到旧屯时,有座一两米高的清代砖塔矗立于小山坡上,但看来并没有多大的观赏价值。旧屯真大这是令大家都吃惊的,大到什么程度?这里每日有两辆中巴发往金城江,而且坐得满满的。从社村到旧屯还有四公里,路况很差,下雨后就不可能再有车子开得过去。在旧屯西域孤客和他的朋友着实过了一把拉竹排过江的瘾,在他们的努力下,总共用了半个多钟头才把十八个人分成五六批安全过江(注:可以不坐竹排过河,退回去五分钟就有一道小桥)。最后上船的还有一位当地的玉姓护林员,当队友们在合影时,我和moffee却在认真观看老玉给我们展示的古道走向地图,并将老玉地图上的八个关名记下:峒平关、伟火关、甘哥关、上峒平关、洞滚关、木花关、洞巧关、黎明关。

    渡口,也就是古道的起点,当年的工匠用青石一块块垒出一条延伸到贵州境内的石道,长年的人走马踏和地基的变化,平整的石板道再也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那凹凸不平的路面和那不尽的岁月沧桑……。

    过了村庄再经过几块水田来到了一处布满黝黑的乱石堆中后向右拐,蓦然在灌木丛和干涸的水沟中现出一座虽然残缺但桥面还算完整的单拱古桥,镂刻得十分精美用作护栏的石块已经散落一旁,砌桥的石块间的缝隙不再是严密无间,建桥时的功德碑也无从寻觅,但由于长时无水,桥身仍然保持着建桥时的光洁。

    题环江古石桥

    当年夕照洛阳涧,弯月相随流水轻。三两鞭鸣辞故旧,渭城一曲盖愁情。马蹄碎碎梦中觅,古道凄凄夜半明。常醉风声是旧水,暮烟疏雨黯乡情。

    过了石桥,路边有一株抱石而长的大榕树,树荫覆盖着将近一亩多的土地,清风徐来,枝叶摇曳,日影如线,飘飘洒洒在那树下周围平坦的草地上。

    过了大榕树就是古道上的第一关峒平关了。这个关也是整段路八个关(史传共有九个关)当中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个,全部用石头垒起的城墙和拱形的门洞不着一点灰浆干砌而成,宽达米余,虽然而今绿苔斑驳,杂树横陈,历经风雨和战乱,但至今仍然固若金汤,岿然傲立。想想当代的豆腐渣工程,真是感慨莫名!门洞下方地面的石块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栓门用的一排石孔,遥想当年可是一夫当关,万夫难进?进入关来,两边都是高耸壁立的山峰,全都掩映在那绿叶婆娑的青翠之间。
 
    过了关,古道继续在崇山竣岭之间往前延伸,一路上怪石突兀,老树横亘,苍藤悬空,绿茵满地,或有小桥间以道上,成片荒芜的田地杂在其中,不时之间还可聆听到地下某处传来的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响和那荡漾山中林间的声声鸟呜,凉风送爽,绿荫当头,真令人感到心胸既寂,烦恼全消。当年马蹄踏踏,轮声依哑,铃儿叮当,涧中流水,花香弥漫,商旅之行,得无乐乎?

    八声甘州 环江古道

    步层层青石入函关,商旅路行难。念孤鸿远去,雾遮青嶂,月映桥残。是铃响叮当远去,滴滴泪珠干。故国路千里,孤影身寒!

    今日来寻旧地,奈苍山无语,往事堪看?叹枭雄悍杰,可得服仙丸?见如今,雄图大略,误几人,何路上天坛?哀春晚,众生难发,忍倚阑干。

    一路上我在想环江有这么好的地方,现在应做的就是先将古道所经之处的地下水引上地面上来;对两旁的树木进行去芜存菁;对四周的有价值的景观进行开发;开辟进入森林的路线,那何愁在旅游方面能不上一台阶。

    由于刚开始时我领先走得太快,所以到了第三关时队伍行进的速度暂暂地慢了下来,前后相差数百米,以至护林员老玉领着由魂到了第二处水源也是全段唯一的活水源与我失之交臂,据由魂说这是一条地下水的出口处和入口处,水量相当大。真是可惜,明明听到他在呼喊却没有听清他在喊些什么。

    过了第三关还犯了一个错误,我没有注意到在右边有一条岔路,在由魂提起后仍然无动于衷以至于让大伙走了错误的方向,一直走到一个只有几个临时工棚似的小村子里。它的四周都是玉米地,唯独这儿却布满了石林—由高一两米左右的各自独立造型奇特形状各异的石头组成。其中一户人家有一个女孩抱着一个婴儿跟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乘着在这里休息和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向她细细打听,这女孩现在不过十八岁,推算起来她结婚时的年纪不会大于十六岁!可悲啊,中国的农民,还有居于更下层的农村妇女!

    在这里有一处深藏于一个洞穴下三米多深的泉水,美味可口且又冰凉的地下矿泉水至今令人难忘,玉姓老农的热情也至今难忘,他抢着替我们背行李,为我们带过还有一处岔路的正道,指引我们来到第三处水源……。唉,由于一时的疏忽,我们这一来回大概耽搁了近三个小时,当天赶往黎明关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通往第三处水源在路的左边约有十来米但看起来比较脏,而且旁边能作营地的地方也不太理想,为了让全队人员不至太过劳累,决定再到下一处有水源的地方就安营扎寨。六点许来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平坡,这里有一大群黄牛,水源虽有但太小。这时刚好有一位看牛的姚姓农民来到,他说,前面几分钟处还有一处较大水源并热情的带着我去,一路上他告诉我,从这里到黎明关不到一个小时,到板寨不到一个半小时,虽然按我们的体力到达那里完全不成问题,但有些第一次走的队友就很辛苦了,而且天色已晚,再走也不太安全。当我来到水源处看好地方再赶回时,其它的队友都已经在草地上搭好帐篷了,当晚他们就在一大群黄牛的重重包围之下安然度过了难忘的一晚,据说有些黄牛在半夜还向他们发起攻击呢。想想也真好笑,一群“驴子”竟然和土生土长的黄牛争水源、争草场的情景,恐怕在我们野外生活中也是罕见的呦。^_^!而我们三人即在他们的前方有五分钟的路边小土坡上也搭起了帐篷,烧水洗澡并煮了一锅美味的稀饭。七点半,柳州方面的朋友也赶到了,只是他们还要继续往前走到达板寨为止。望着他们疲惫的身影而又坚定的步伐匆匆而过,我为他们感到赞叹,又为他们感到不安,象这种走法,当中有些顶不到两天就会有苦头吃了。他们是在九时多才抵达黎明关的,过了关之后向导才告诉他们黎明关已经过了,真是遗憾!除了mk第二天上来补课之外。

    黎明关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四周的鸟呜所唤醒,那发出“笃笃笃”象砍木头的声音自然就是啄木鸟;那咕咕的声音可能是斑鸠,也可能是竹鸡,甚至可能是山鸡,因为毕竟有几种不同的咕咕声;那发出清脆嘹亮变化多端的肯定是画眉了;那叫呱呱除了乌鸦还会有谁?那叫叽叽应该是麻雀;那啾啾声是黄鹂;还有喜鹊、燕子、云雀,它们也在发出欢乐的歌唱;而更多鸟声的我也闻所未闻。从帐篷里探头出来,不少色彩斑谰的被惊起的鸟群四处飞奔,鸣声渐渐远去,只有远处的山林还不时传来各种鸟呜。

    和路上一些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关隘一样,依山势而建造的黎明关也已经残缺不全了,迭次战乱,两米多宽的关隘已经没有门洞,一旁的城墙也倒塌不少。关南供奉着一尊土地,关北是一块记载着道光年代出资重修这条古道和关隘的名单的功德碑,除了两边的对联“喜化一方开道坦,功垂万古仰天申”和最后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之外,大多碑文残缺不全,字迹难考。关前关后的几块条石静静地躺在路旁供人休憩,一株大树长得郁郁葱葱在为这饱经沦桑的雄关遮风挡雨,当年的战事而今已经烟飞灰灭,只余下一抹斜阳,几缕残照,不知天涯断肠人还剩几何?

    一些队友站在门洞旁的石墙上手举大刀高喊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的,1944年日寇从思恩(今环江)沿着这条古道攻入黎明关,继而进犯荔波、三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千秋功罪,后人当能评说!

    下得山来经过一道叫“五美”的古桥进入板寨,在姚姓支书的家中和柳州的朋友第一次会合在一起,我问起七七来了没有,mk立马在一旁大声喊着,七七,你快下来,老莫要见你。七七原来是个女孩子这倒使我出乎意料之外。他们准备走翁昂一线并请好了向导。而我们这边,西域他们走洞塘、我则想走洞龙,后来想想还是走翁昂比较好些,因为看地图,到了翁昂可以顺水往洞龙方向去,水流经过的地方还有两个水电站,风景应该不错。由魂则准备与我们一道走,moffee决定得较晚但最后也是决定走翁昂,这样往翁昂方向走的共有柳州方面的14人,南宁方面的10人。

    在板寨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地的导游找上门来,但开价也太高了,导游费一天100元,每个景点30元(后降到15元)。

    翁昂途中

    十点钟离开板寨目标是约15公里外的洞龙,一路上树荫不多,烈日当头,汗流浃背,经过两片玉米地后来到一处有水源的小山上,一阵阵凉风从山上迎面吹来,加上冰凉的泉水一抹滚烫的身体,好不舒畅。这里也是一条石板铺成的路,形象和宽窄都和环江古道相似,两边大树环抱,遮天敝日,苍劲的老藤从高高的树上垂下,巨大的岩石上长着各种灌木并布满青苔。

    过了一大片玉米地,问了路,看见对面山脚下还有一处泉水被用竹筒引来种田。不远处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坟墓,年代已久,墓碑上的字迹难辨,但每块碑的正中间都有一个很大的向上的箭头。

    又过了一块有几百亩的草坡,路分两边,我爱人坐在对面问我:那块石板是什么东西?我驻足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块指路碑。上面从右至左横书:指路碑,下方分三行直书:右走翁昂,左走东旺,中间一行是“弦弓关箭”,都是用非常工整的繁体字刻在石板上,还做了一块碑座,如果算是道光年间的到现在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从右边上山坡度很徒,垂直高度看起来有一百多米,累得一众人等气喘吁吁。再往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洞龙的村外的一口泉水井边,一块可容纳三五十顶帐篷的草地把我们和稍后一点才到的柳州朋友留在这里。

    位于半山腰的水井分成两个,上面的有泉水涌出的是作为饮用的,下方一个大池是用作洗衣服洗澡用的。不知是谁,洗着冼着,竟然就放浪天体起来,以至于几次拿出相机想把这个场景拍下。

    吃完热腾腾的稀饭,洗过美美的热水澡,十点时分终于入睡,半夜时分下了几次雨,幸亏都不大,而据村民第二天说,如果下大雨,我们所睡的地方会成水沟的。

    清晨起来,一阵令人清爽的微风挟着昨夜的雨丝迎面徐徐吹来,真是舒适。两旁的静谧的山上浮动着一阵又一阵变幻万方时浓时淡的云雾,一时青山隐隐,林木若有若无。当天空上晨星尚未退隐,朋友们都还在帐篷里酣睡,晨光已经象一阵轻纱流淌在我们身边的周围,各种鸟儿也以它们各自的声音在林子里喧闹起来,云雾也只好懒洋洋地爬离它们刚才还占据的空间。

    从洞龙到翁昂也是十来公里,但沿路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那种风貌,途中又有一座古桥矗立在一片水田的中央,倒在很远地方的一块碑石上记载着它是当地一位富人捐资修建的:“路补财丁进,桥立福寿旺”。当然它已经失去了桥的功能,只留下风韵犹存的身影任由后人评说。

    翁昂到洞龙的小河实在称不上,只能称之为小沟,这也打消了我到洞龙的念头。翁昂也没有汽车开到朝阳,只是经过永康到荔波。一路上所见的大大小小的村庄,全都拉上了电线,这点广西就差得很远了。

    荔波车站竟然连卫生间也没有,饮食卫生也比较差,物价比南宁的还贵。作为中共的一、二大、五大的代表的邓恩铭先生的故居也只不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已,不收门票,只收三元的赞助费。

    不过荔波有一点做得很好,所有的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统统都不得停放在道路或人行道上,荔波县把所有的单位大院都征用起来,按照车辆的种类分别停放,真值得各地效仿。

    小七孔印象

    从荔波到小七孔28公里,五元车票。怎么说呢,如果象我们这些驴子们经常放浪于山野之间,纵情于林水之内,那小七孔就免谈了。因为它的水源其实不过是四级水电站发电的的尾水流出而成,如果没有这些尾水,那么目前的景观恐怕要倾盘暴雨洪水暴发时才能见到。而那些植被只要是大山都可见到。还有水上森林也不见有什么,几个湖泊,粉绿粉绿的非常好看,但基本上也是到处都有的东西,只不过这些景观它们都集中在这里而形成了一个景区。有一点要说的,当地有关部门在开发景区时确是煞费苦心,基本上没有破坏它的原始风貌,一棵树,一株藤,宁可绕道也不砍伐。但又不能不说,景区内一些比较危险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风景区的管理者并没有做好防范的工作。还有,景区将门票和交通费捆绑在一起的做法也欠周全,五十五元的门票倒底有多少是交通费?如果游客选择走路,难道也要付出交通费?另外在交通车的管理上也有改进的地方。

    进入小七孔后走在对面的小道上观赏是最理想的,六十八级瀑布一览无遗,然后沿龟背山拾级而上,过水上森林,再往前走就是天钟洞和鸳鸯湖、卧龙潭,只是有时要小心,我们就发现了一条竹叶青的毒蛇,但五十五元的门票并不包括天钟洞后的景点。

    当天承蒙风景区宾馆的老赵同志一家的照顾,让我们把背包免费放在宾馆里,晚上又让我们住在宾馆的天顶上免费提供开水。只不过乐极生悲,搭帐篷时一条六寸多长的蜈蚣从墙边窜出,使我大吃一惊,印象中蜈蚣是群居的,说不定等下又钻出一条。只好赶紧撤离原先的地方搬到另一处,那知当晚大雨,这贵州的屋顶也怪是不开排水孔的,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觉昨夜是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水深5--6厘米。当晚还看到了从南宁来的彭工,一位到处“游荡”的摄影大师。

    从小七孔景区出来过铜鼓桥就可以坐上从荔波发出到广西南丹的汽车,每日三班,票价十三元。一离开景区不多久,那山上的植被就开始变样,进入广西更是光秃秃的一片。在过了里湖之后包括我们所坐的中巴和好多车辆都陷于泥泞的新路上,又是中国特色,只管修路,不管车辆走得走不得。几十年如此,当年的为人民服务,现在的三个代表,说得好听做起难呀!停车时我们又看见一辆挂着桂A牌的摩托车,那行头一看就知又是一个旅行者,可惜离得较远不及招呼。

    里湖过后路的右边有一大山洞,当地人说,这个山洞有三十多里长,可以通到贵州去,正在开发。南丹的小场通火车,但坐汽车到金城江后再坐火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六号早上,终于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中。

    附: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

    孩童时的歌记得不算多了,但能和环江连在一起的却有两句:环江红旗社,亩产十三万……。

    环江,这个当年曾经令世人震惊的地方,不是因为它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而是因为它在大跃进的年代曾经放出一颗水稻亩产(单产)十三万市斤的卫星,堪称世界之最,并使当代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为之从光合作用理论上论证“不是没有可能的”。

    环江,也是一九五八年后中国反瞒产闹得最厉害的地方,灾难的结果是十室九空,赤地千里,哀鸿遍野,饿莩满地……,即令是外出逃荒的也被押回甚至当场打死。环江的历史,令当局至今不敢也不愿正视和提起。历史对下面这些人自有结论!

    洪华:当时环江县委书记就是他一手炮制亩产十三万斤的纪录和后来反瞒产的急先锋;贺亦然,时任柳州地委书记。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八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广西环江县水稻“亩产十三万斤” 的特号新闻,就是他一手导演的。到了一九五九年,为了搜刮粮食上交,贺亦然声称:“不管死多少人,柳州地区也要争个第一!”

第[1]页 
更多精彩资讯
·桂林龙脊梯田门票、交通自助游攻略
·广西游记攻略:春节阳朔旅游
·广西游记攻略:桂林特色路线
·广西游记攻略:涠洲岛渔家自游乐
·广西游记攻略:桂林龙胜阳朔攻略
·广西游记攻略:桂林旅游攻略
·广西游记攻略:阳朔的小贴士
·广西游记攻略:阳朔旅游指南
·广西游记攻略:周末游阳朔
·广西游记攻略:桂林阳朔七日游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hot | 互利合作hot | 诚聘兼职new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欢迎全国各地景区、游乐园、度假村、农家乐、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加盟成为本站合作伙伴! >>点击详情
Copyright © 2003 - 2010 中国旅游网 www.51ya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9827号]